管理培訓
管理培訓_*_ |信匯中正領導力

學會這5招,更容易獲得協(xié)助

當前位置:
學會這5招,更容易獲得協(xié)助

各家公司主管似乎總抱怨著員工不夠合作,不會協(xié)同工作。但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,其實往往不是員工不愿意幫,而是大多數(shù)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求助,或不愿意求助于他人。

原因為何?首先,一般常覺得「求助」代表弱者或無知,似乎暗示著無法獨立完成作業(yè)。第二項常見的障礙則是認為求助會帶來人情債:「現(xiàn)在我欠他了?!?span id="more-27614">

第三點則特別和美國人有關,美國人的個人價值觀和求助的行為有時會互相抵觸。我最近在四項針對全美國所作的調查當中,發(fā)現(xiàn)「依靠自己」是十大核心價值觀之一;雖然這確實是項令人欽佩的特質,但也可能自我設限。在現(xiàn)今的組織里,不懂怎么要求得到你需要的東西,你就不可能成功。

那么,如何讓「求助」變得簡單一點?下面有五項要點,告訴員工如何在工作上求助、以及公司能如何打造出鼓勵求助的環(huán)境。這些要點的根據(jù),部分來自于我與Innovation Places公司首席創(chuàng)新者奈特.巴克利(Nat Bulkley)最近的研究, 也有部分根據(jù)我多年在各家公司及高階主管培訓課程的經(jīng)驗。

1.想要得到他人幫助,就要先大方助人。先讓大家覺得你是個樂于助人的人,大家就會愿意幫助你,甚至你并未親自幫助過的人也是如此。但要記得,名聲的效期并不長。巴克利和我在研究中便發(fā)現(xiàn):很久以前樂于助人的名聲,并不會給你帶來好處。你必須長期不斷幫助他人,以便長久維持這樣的名聲。

神經(jīng)科學家通過實驗顯示,對于他人的幫助給予回報,似乎是人類的天性,而且這種互惠法則非常強烈,幾乎可以說只要幫助別人,多半都能得到回報。對于那些不好意思求助的人來說,這也能讓他們在心理上比較過得去:之前幫過別人忙,現(xiàn)在要求助就比較好開口。

2.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這聽起來很基本,但我看過太多人連要什么都說不清楚。常見的問題像是:「我一直很期待能和知識淵博、人脈良好的人共處一室,有機會向他們提出任何要求。但機會來了,我卻想不出來該要求什么!」以下是你可以先做的準備:針對現(xiàn)在手上的一個項目,寫下你的目標。找出其中最重要的目標,列出要達到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步驟和資源,例如材料、信息、數(shù)據(jù)、或是建議。接著再搭配第三點會提到的SMART求助方法,你就可以從這一系列的需求中找出想問的問題。

至于比較長期的計劃,可以考慮制定一個偉大的愿景,也就是要詳細寫出你理想的未來;這套方法是由已過世的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中心(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)朗恩.李比特(Ron Lippitt)所創(chuàng),再由美國密執(zhí)安州安娜堡(Ann Arbor)知名的食品企業(yè)聯(lián)盟Zingermans發(fā)揚光大。你寫出的愿景應該要能激勵人,可以在策略上是可行的,而且還隱含著目標。然后再找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項,問自己「我該做什么,才能達到這項目標?」重復上述步驟,寫下所需行動及資源。接著,你就知道自己該提出什么要求了。

3.SMART原則提問題。很多時候,問題的措辭不當,讓人很難回答。好的提問或要求,應遵循SMART原則:Specific(明確)、Meaningful(有意義:說明你為何需要這個東西)、Action-oriented(行動導向:要求對方做某件事)、Real(真實:不要捏造)、Time-bound(設定時間,說明你何時需要這個東西)。能完全符合SMART原則的提問或請求,也就比較容易回答或回應。

4.不要以為你知道誰可以幫忙、或是別人知道什么。根據(jù)我的觀察,以及斯坦佛大學商學研究所法蘭克.弗林(Frank Flynn)等人的研究,「低估他人協(xié)助的意愿」是項常見的錯誤。事實是,你如果不問,永遠不會知道旁人究竟知道什么、又能幫上什么忙。舉例來說,我曾經(jīng)帶著一個全球藥物開發(fā)團隊進行「互惠循環(huán)」活動,當時有一位科學家,提出了他覺得沒人幫得上忙的要求:「我將要付外部廠商五萬美元,才能合成一株PCs alkaloid。但我得找到便宜一點的方式。」(我還得查字典才知道那是什么,基本上就是植物萃取出來的藥物。)另一位科學家回應了:「噢,我不知道你有這需要。我的實驗室還有空,下個星期可以幫你做,而且不收費?!?/p>

最明顯的好處,就是這個團隊和這家公司立刻省了五萬美元,但好處可不止于此。這個尋求幫助并得到幫助的例子,說明了求助時不帶成見的好處,而且,這也讓那些科學家打下以后合作的基礎。

就算你求助的對象無法直接協(xié)助你,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人際和專業(yè)網(wǎng)絡來試試。但如果你不問,就永遠不知道別人究竟認識誰。我也曾經(jīng)有一次,提出了一項我也覺得不可能的請求。我和太太結婚快滿十周年時,她想要的禮物居然是能上Food Network電視頻道的料理節(jié)目「Emeril Live」!我向我的MBA學生提到這個請求,結果就有幾個人提供了管道。最后有個MBA學生認識Emeril的節(jié)目制作人,透過電子郵件介紹我們認識,于是我們真的成了Emeril的來賓,錄的是情人節(jié)的節(jié)目。

5.營造鼓勵求助的文化。從公司的氛圍、規(guī)范和實務著手,打造鼓勵求助及協(xié)助的環(huán)境。工業(yè)設計公司IDEO就有一套健全的規(guī)范,鼓勵員工提出要求、互相協(xié)助。正如泰瑞莎.艾默伯等人所描述的,在這樣一套互助文化下,從一開始就有人告訴公司的設計師,他們一定會需要他人協(xié)助,不必害怕向人求助(這項研究的內容請參閱泰瑞莎.艾默伯與其他學者為合著的管理學書籍《設計互助網(wǎng)絡圖》)??吹絼e人提出要求、得到協(xié)助,也會強化這些規(guī)范,并且?guī)硇睦砩系陌踩?。IDEO的領導人也會以身作則,向人求助和提供協(xié)助。而這種互助文化的成果,就是設計出一系列深受客戶喜愛的產(chǎn)品。

Zingerman’s這家在密西根的食品業(yè),同樣也有正面的互助文化。有新的經(jīng)營合伙人到任時,該公司會有一套獨特的介紹儀式,請所有參加者逐一告訴大家,自己會怎樣幫助這位新合伙人邁向成功。我曾親眼看到,在一位新合伙人到任時,現(xiàn)場有超過七十人這么做。有了這樣公開承諾會提供協(xié)助,這位新合伙人要求助時會比較容易。而兩位創(chuàng)辦合伙人也參與其中,親身示范他們對于互助的期許。這一切的成果,就是員工更為投入、決策更佳,對顧客的服務也更好了。

要記得,所謂「互惠」是雙向道,想要有成功而正面的文化,「施」與「受」缺一不可。如果你總是給予、而不要求協(xié)助,請記得別人希望互惠,也想回報你。如果你是領導人,別忘了要常常提供協(xié)助和要求協(xié)助。

成就高成效,實現(xiàn)管理能力快速提升,12Reads系列管理培訓教材限時特惠! 立即購買 PURCHASE 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