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學家托夫勒的一段話非常精彩,發(fā)人深?。骸?1世紀的文盲,不是那些是否會讀、會寫的人,而是那些停止學習(learn )、不懂得舍棄學習到的一些東西(unlearn )與不能再學習(relearn)的人”。 簡言之,新時代的文盲,不是以“會不會”、“懂不懂”、“知道不知道”的知識多寡來衡量,而是看你是否能夠不斷學習,是否能從學習到的知識中進行篩選、剝離、舍棄,是否能夠創(chuàng)造性地學習,將知識轉化為智慧、能力或生產(chǎn)力。
不斷學習的重要性,自然是不言而喻的。古人云: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。比爾·蓋茨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:“你可以離開學校,但你不可以離開學習”,學習是伴隨自己終身的大事。企業(yè)的興衰成敗,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學習能力。兩位不同時代的管理大師,都表達了同樣的思考。 彼得·德魯克說“未來的企業(yè),經(jīng)驗將被學習的能力所取代”,彼得·圣吉更是直言不諱,“企業(yè)未來持久的競爭優(yōu)勢,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更快速的學習能力”。
然而,長期困擾人們的是學習什么,如何學習。 托夫勒的學習(Learn )、舍棄(Unlearn )與再學習(Relearn)似乎為我們未來學習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一條非常清晰的線索。
學習什么, 長期以來,在受經(jīng)驗主義影響的教育體制下,人們更多的是“向過去學習”,“向書本學習”,“向經(jīng)驗學習”,“向成功的標桿和案例學習”等等,學習是從過去、從外在、從他人那里進行“吸收式的下載”的知識積累與疊加。
然而,當今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一切都在重新洗牌,世界在快速更迭、變化, 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領域、行業(yè)在不斷被打破,“跨界”延伸至“無邊界”,學習、研究的對象遠遠超出人們的經(jīng)驗范圍。 一方面,學習的對象變得難以預料,學習的內容變得不可知;另一方面,知識以幾何級數(shù)增長泛濫,并在不斷的裂變、過時、淘汰,知識變得如此的廉價,學習永遠趕不上知識增長和淘汰的速度。知識的價值遭到質疑與挑戰(zhàn)。
學習知識,最多只能視為一種認知性的“淺”學習,是托夫勒說的學習(Learn)的第一步,那就是知識、經(jīng)驗的學習,是一種吸收、接納、傳承式的學習。
然而,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“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”,所有的經(jīng)驗和知識是過去時空里的產(chǎn)物,即便是一些歷史經(jīng)典,也是是記錄、反映那個時代的,它們的出現(xiàn)和存在都是有著時代的背景和特征的,因此不能完全地吸收,要不斷地進行過濾、剔除。
學習的第二步是舍棄 (Unlearn ),是一個不斷剔除的過程。誠如老子所說的“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”。學習,開始的第一步是做加法,不斷地、大量地吸收、積累,然而,要得到根本的“道”,認識事物的本質和核心,就是不斷做減法,舍棄、剝離、剔除外在的知識虛像,進入到事物的核心根本,直至達到不可言說的道本身。 這個階段的學習,目的不再是為了“學習了什么”,而是從中“學習到什么”,獲得什么價值。
有人說,“讀書是為了忘記”,讀的書好比渡你過河的筏子,知道了、懂了就放棄它。 選擇、舍棄式的學習,是知識的沉淀、析出與結晶的過程,是去偽存真、剝離外表、走向內部核心的過程,也是選擇為自己所需、所用而進行的知識淘汰的過程。因而,舍棄式的學習是一種選擇的藝術,是更難、更深刻的學習。
學習的第三步是“再學習”(Relearn),這是從知識中萃取精華、提煉智慧的過程,是從外在走向內在的學習深化、內化的過程,是知識轉化為智慧、能力和生產(chǎn)力的過程。一方面,根據(jù)學習到的知識,通過思考、反省自身,將“不知道自己知道”的隱形知識提升到顯性知識層面,調動、發(fā)掘出自身內在的智慧,實現(xiàn)知識的內化與深化; 另一方面,對學習到的知識、經(jīng)驗進行思考、提煉出智慧,并進行創(chuàng)造性的轉化。因為學習到的經(jīng)驗和知識大體上只是類似于原材料,要使知識產(chǎn)生更大的價值,需要進行再加工、再生產(chǎn),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產(chǎn)品; 或者通過自己的消化轉化為能力和智慧。再學習,是知識的再造與轉化,是運用知識作為觸媒進行的創(chuàng)新。學習是一種自我的革新與創(chuàng)造,是學習發(fā)展的最高階段。
當然,再學習,是帶著一種開放的心態(tài),不斷接納新事物、新的知識的過程。只有接納新的源頭活水,才能保證生命的充 盈與生機。
學習(Learn)、舍棄(Unlearn)、再學習(Relearn),指出了如何學習,也就是如何由吸收、接納的肯定式的知識學習,走向剔除、舍棄的否定式的知識的揚棄,再將知識進行提煉、再造、轉化為智慧的又一次新的肯定。這是新時代學習的方向與道路。同時,在如何學習中,通過知識的取、舍、再造,確定了學習的對象、范圍與內容。因此,“如何學習”是另一種的意義上的“學習什么”。
新的時代,我們需要不斷學習,但不能盲目的學習。為了避免自己淪為新時代的“文盲”,必須捫心自問,思考這樣幾個問題:我還在不斷的學習嗎? 我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么嗎?我在學習中不斷的吐故納新嗎?我把學習當作是一個知識再生與創(chuàng)造的過程嗎?弄明白了這些問題,學習的路途才會一片光明,糊里糊涂的死讀書,說不定哪一天會成為背負著天下所有圖書館的“文盲”。